首頁 > 豬內臟專家解說 > 從豬內臟看出台灣人的疼惜-豬肚
從豬內臟看出台灣人的疼惜-豬肚
2024-11-19
作者:王碧珠 (筆名番紅花)
 103

用「吃」體現對生命的敬意

吃豬內臟應該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,除了有節儉意涵,也是我們對失去了生命的豬的敬意,「不可以隨意棄置它身上可食的任一部位」,是小時候媽媽帶我去麵攤點一碗陽春麵、一盤黑白切時,告訴我的話。

 

而我人生吃最多豬內臟的時光,恐怕是婆婆幫我坐月子時每天煮的麻油腰花,婆婆本就擅長台灣傳統料理,那薑與黑麻油的醇郁香氣,烘托了腰子(豬腎)的脆爽鮮,吃下一碗,真的會元氣飽滿,親餵母乳的挫敗和疲憊,頓時被撫慰了。

 

常見的豬內臟有豬肝、腰尺(豬脾臟)、腰子、豬膀胱、大腸、小腸、豬心、豬肺、生腸、豬肚…等等,其中我最愛的是豬肚,豬肚即豬的胃,一付豬肚往往重達一兩斤,客家人會拿來炆酸菜湯,節慶宴席的名菜是豬肚雞鍋,最平民版的豬肚吃法,「四神湯」是代表,我的手機裡有全台各地喜愛的四神湯店家列冊,四神湯裡的各種豬雜軟嫩鮮香,裡頭的豬肚在薏仁、淮山、當歸等食材包圍下,滋味豐富,兩個女兒從小跟著我全台灣小吃吃透透,四神湯也是她們的愛,小小一碗豬肚四神湯,有我許多的家庭旅途回憶。

 

豬肉好買,豬肚哪裡買?

豬肉好買,豬肚可沒那麼好買,一般人想在家裡廚房做豬肚料理的話,首先要取得新鮮的國產豬肚,超市比較少見,傳統市場的豬肉攤,只要前幾天打電話去預訂,就有豬肚可買,有些豬肉攤老闆還提供清洗豬肚的服務,不僅洗得非常乾淨且還開水燙過,讓鮮度得以保存。我還記得媽媽年輕時,用麵粉、粗鹽不停搓洗豬肚黏液的樣子,如今回想,媽媽啟蒙了我對豬內臟料理的愛。

 

IMG_3078.jpeg

圖1:濱江市場的攤販,將一桶桶洗淨、燙熟的豬內臟擺列陳售

 

美味豬內臟料理的背後,功不可沒的專業職人

濱江市場有位專門燙煮豬內臟的女士,是我最依賴的豬肚來源,頭髮灰白的她,每天凌晨一點多買進國產豬的豬肚豬膀胱豬大小腸豬心豬腰,然後一件件親自手洗,不同的內臟部位有不同的清洗方式和技巧,內臟味道較重,沒洗乾淨的話,信用沒了,客人就跑了,這位豬內臟達人阿姨做了將近四十年,日復一日,勤勤懇懇從半夜開始做,天亮了再把洗乾淨、燙熟的豬內臟一桶一桶搬到菜市場陳售,開小吃店的業務需求或是像我這種家庭主婦的零星購買,阿姨永遠都笑臉迎人,從她身上,我看到一生一世的職人魂,我那豐美的日常餐桌,歸功於每一位生產者的默默付出。

 

IMG_3079.jpeg

圖2:特意花時間採買洗淨、飽滿的豬肚

 

看似平凡無奇的台味家常湯,是記憶與技藝的傳承

我最常煮的豬肚料理,是「酸菜蛤仔豬肚湯」,靈感來自客家菜「鹹菜炆豬肚」,客語的炆,是燉和悶炆(vun)的意思,亦即小火慢燉,這道菜是略帶鹹味的湯品,食材很簡單,只有薑絲、酸菜、豬肚和文蛤,但豬肚要炆煮到軟,有時需要兩到三小時,每一付豬肚的厚度和重量都不一樣,因此所需的烹煮時間只能靠料理人的經驗與判斷。

 

花時間去市場採買豬肚,再用好幾個小時來料理這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台味家常湯,為的是培養兩個女兒對台灣傳統料理的認識與接納,希望她們記得媽媽的味道,也希望她們除了漢堡、義大利麵、拉麵、牛排之外,識得台灣料理的文化與精神,酸菜是芥菜的保存食,豬肚是台灣人對豬內臟的珍惜,文蛤是台灣養殖業的心血 ,一鍋「酸菜蛤仔豬肚湯」,讓我有好多故事說給女兒聽。

  

 

酸菜蛤仔豬肚湯簡易食譜

 

食材: 豬肚、文蛤、酸菜、薑絲、青葱、高湯

 

做法: 需事先完成將豬肚川燙、清洗並切片,文蛤泡鹽水吐沙,薑絲與青蔥切小段等準備工作。料理過程先將高湯或清水煮滾後,首先放入薑絲與酸菜使湯底入味,再依序放入豬肚、文蛤,待文蛤全開後灑上葱花,依個人口味喜好倒入鹽、或米酒或香油調味,簡單又美味的酸菜蛤仔豬肚湯就可以上桌囉!

 

IMG_3092.jpeg

圖3:酸菜蛤仔豬肚湯

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FIRDI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新竹市食品路331號 地圖
連絡電話: 03-522-3191 分機 223/791/300